今天來聊聊關於COVID19的一些基本知識
一直掙扎要不要寫這方面的文章
畢竟小魚醫師沒有真的照顧過COVID19的病患😷
大部分的知識都是紙上談兵
不過我想
還是分享一些大家想了解的部分
✅COVID19感染者的判斷
目前國內的確診方式
還是以 #RT-PCR (分子生物學核酸)為基準
這是一種利用病毒內的RNA反轉錄、擴增之後
計算需放大多少倍才能產生螢光亮度
也就是很常在媒體上提到的 #CT值
數字越大,代表病毒RNA濃度越低
被檢驗者體內病毒愈少
通常大於Ct值大於34傳染力極低(但前提是非感染初期)
另外, #抗體檢驗 常會應用於感染後的偵測
✅ #可傳染期 跟 #潛伏期 有什麼不一樣?
👉潛伏期是指感染至發病的日期,目前公認為1至14天(多數為5至6天)
👉可傳染期則是指可以傳染給他人的日期
確診病人發病前2天即可能具傳染力,一般持續到症狀出現後9天內。上呼吸道檢體可持續檢測SARS-CoV-2核酸陽性平均達兩週以上,下呼吸道可能更長。但通常到十幾天以後傳染力已經極低。
至於確診卻沒有發病的病患的傳染力時間相對不好評估。
✅COVID19 對於 #兒童病患 的影響?
目前認為
兒童產生 #重症 和 #死亡 的比例不高
大部分類似其他病毒感染的症狀,例如 #發燒 #頭痛 #咳嗽 #鼻水
其中約20~40%不會發燒
小嬰兒可能表現 #腹瀉 #嘔吐 #食慾不振
國際上大多以 #家族社區傳播 為主
今天先聊到這裡。